信号已经非常明显,房地产大变局来了!
大家好!
这篇是我们每周都会为大家带来的近期热点话题或消息的点评。
有时候能不能赚到钱,靠的不是能力而是信息差,富人能拿到高收益也正是因为能够获取一手信息、精准抓到周期、及时上车。
所以每周我们都会针对近期的热点新闻,给大家分析、盘点,甚至敏感话题,还在闭门直播中详细展开,细致分析。
本周楼市消息,更多聚焦于对两会报告的讨论,大家都想知道,两会报告对房地产的新表态,具体透露了哪些信号?
信息量很大,很多东西多说了也敏感,比如会后央行长强调后续仍有降准空间,结合近黄金暴涨以及2月份CPI数据的回升,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
今天我只对个别的数据和重点作简单的解读,更详细的分析我会放到闭门直播里去聊。
城市方面,动作的也不少。继强二线城市南京和苏州松绑了限贷政策后,广州又作为一线城市的排头兵,也全面放开了“三套即首套”的限贷政策;
这一招,结合近的两个重要会议,传达的信号很清晰,就是要瞄准有钱人抢跑,而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在倒逼着其他几个一线城市亮出明牌;
毕竟昨天住建部的发言也强调了:各地方城市要用好调控的自主权,因城施策。
今天只是各个消息的解读,深入的话题研讨,我是放在了我3天的闭门直播课程中去说,想了解新的政策变化和走向,都可以扫下方二维码,跟我详聊。
首次出现不同表述,房地产的改革风暴,真要来了!
今年两会关于房地产的新表述,有两句话很重要:
“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简单提炼出4个关键词来解读,即:新型城镇化、新模式、刚性、多样化。
大胡子点评:
这4个词串联起来看,是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对应的是我们房地产的未来。
先说“新型城镇化”,对标的是我们过去的旧城镇化,即过去是从单一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而现在是要让农村人口市民化,真正在城镇里实现。
这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需求会被绑定到城市里,那么为了平衡未来以“改善为王”的商品房市场,“新模式”应运而生
——也就是从21年就开始提出的,“保障房+商品房”的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
所以你会发现,今年我们在用词上不再强调刚需和改善,而是说成了“刚性”和“多样化”。
这又意味着什么?
改善性住房将被细分成三六九等,有刚改、再改、高改、豪改等多种档次,而我们未来的房地产也将进入到一个无限接近于奢侈品的时代。
这一点,从去年双拼房可办理“双证合一”、自然资源部又建议取消“禁墅令”,部分城市很快将新土地的容积率做到1.0以下就可见一斑。
这也说明未来的商品房肯定是越贵的,而好价格对应好产品,在户型设计和得房率上肯定也要比现在更甚,那么现在市场上还在流通的很多房子也会因此被逐步淘汰;
包括一线城市核心区的部分老破小,这也是为什么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在这种新的模式推行下,自己的家庭资产将遭受颠覆性的改变,特别是当下手上就持有资产,且在打算卖房或置换的朋友;
一定要尽早评估下你现有房子的价值,是否优质?又是否还有可优化的空间?
毕竟随着新模式的逐渐渗透,未来的租售同权也将势不可挡,那么如何确保你当下抛售的时机是不是正确的,又该如何卖?
包括有实际置换需求却不知道如何先卖房腾挪资金的,都可以先扫码加到我微信,这些问题我都会放到我的闭门直播间里去进行解答。
至于会议更多的信号解读,这里不方便说太多,都放到直播课里了,想了解更详细的记得先扫码,到时候会发专门的直播课链接给你。
在刚过去的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目前我国银行业存款准备金率平均在7%,
大胡子点评:
结合会议上提出的预期CPI达到3%的数据来看,本质上还是在说
于是随着美元降息周期的临近,2月份的CPI也出现回暖,这段时间的黄金一度出现暴涨现象,全球资金都抢疯了。
看起来大家并不是不相信通胀会发生,只是不相信房产可以再作为蓄水池成为未来抵御通胀的资产。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也许其他国家确实如此,毕竟它们的经济基本面就不在房地产,但我们不一样,地方的财政收入有6、70%就在土地上了。
而从ZF的一系列动作来看,也大有乾坤。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个3%的物价拉升,包括了什么?
只是日常的物品消费吗?当然不是,还有占大块头的房租。
而
还记得开年发放的那1500亿住房租赁贷款吗?就是为了推动地方去收购那些存量商品房建设成保障房,或者收购老破小,以城中村改造的名义,后再释放出来流通于市场上。
那么你认为地方为了回笼这部分收购的资金,会不会在房租上添点柴火?
说到底,未来是会走向租售同权没错,但随着通胀来临、钱币贬值,租金又上涨,租一辈子房这个论调听起来也没什么好处啊?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建议大家可以在当下去抄底一些优质资产,先把低利率锁起来再说,因为这些
只是说,确实我们可能永远做不到快人一步,但至少可以顺势而为,就看大家的认知够不够支撑得住跑赢市场吧。
限贷全面取消,买房一律按首套的时代来了?
3月8日,某股份行广州分行向其广州地区全体网点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分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定价的通知》:
针对目前广州有1套住房且贷款未结清的情况下,购买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以上(不含120平方米)住房,
如客户家庭将自有住房用作租赁住房并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手续的,或在广州市存量房交易系统取得房源信息编码并挂牌计划出售的,购买住房时相应核减家庭住房套数。
另外,在广州如果已有两套房的情况下,
两套全部放盘租或者放售备案,可三成,按首套利率贷款。如果把广州有贷款的房子放租或者放售备案,也可三成,按首套利率贷款。
大胡子点评:
在市场逐渐进入小阳春的当下,这个政策完善了细则并放出来,我认为是有2点东西在的:
一个还是在刺激有钱人入场;
一个则是在倒逼其他城市也继续动作,特别是牙咬得死紧的北上深,看能不能把后的救市大招也一起逼出来。
而从各路小道消息来看,像深圳老早前就在传的增值税免征期5年改2年的,应该离动作不远了。
至于北京,鉴于核心区放开限购这一点我认为还是比较难于一刀切,所以预测反而很可能会跟进广州这波放开限贷的动作。
要不就是首套房利率和其他一二线城市拉平,要不就是二套房利率和首套房拉平,或者两边一起上。
毕竟北京购房者也确确实实苦房贷久矣,还有一个就是市场整体情绪方面,已经支撑不起过于漫长的挤牙膏了。
明了说就是就算要挤,也要换个大一点的牙膏,这样才能挤得更多,吸引更多的增量需求进入市场。
而这里头,也一定是有钱人一马当先。
话就说到这里,总之政策一定还会再放开,而至于会不会迎来报复性反弹,那就只能看上面的力度会去到多大了。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要紧的就是能否跟上操盘手的思维,感知市场的大小信号、变化,很多时候,我们正是因为感知不到才会误判市场,才会一步踏错步步踏错。
无论买房卖房,都讲究技巧和底层逻辑,想不被信息差收割,同时提高认知,可以来听听我的闭门直播课,或许会对你未来实现个人或家庭层面的理想财富预期有帮助。
住建部定调2024年房地产,释放7大信号,有哪些是我们该关注的?
3月9日,住建部开会再次强调房地产在2024年的重点工作,在供应端和需求端方面都明确了更为清晰的方向。
供应端方面,对地方明确了要用好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对房企支持合理融资,但严重资不抵债的房企该破产破产,该重组重组。
需求端方面,则是明确会继续优化房地产政策,精准释放购房需求。
大胡子点评:
看住建部的新表态,救市决心还是很足的。
一方面是解决房地产主要淤堵的资金问题。
至于怎么解决,住建部的态度和目的都很明显:救项目,而不是救房企;
保交楼、保民生,而不是出险房企托底。
那后,“该破产破产,该重组重组”,会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就是大家都期盼已久的现房销售制度落地。
另一方面,还是回归到“因城施策”上去,救市不能停。
什么叫上海、广州房子不能搬到北京来,就是在提醒一线城市,时间不多了,谁还没加码的赶紧加码。
也是在给予购房者信心,相信今年还将继续出台更多利好措施。
所以从整体来说,小阳春可能会比往年来得晚,但只要有,市场就一定会有行情出现,这是毋庸置疑的。
根据我观察到的近期市场情况来看,一些一二线城市有不少新楼盘到访人次火爆,像深圳某楼盘一开盘就再现千人抢房盛况,不过也有人对某些城市和楼盘抱有疑虑,担心是不是以价换量,现在选筹又是否是合适的时机等;
包括手上已经持有资产想做优化置换的朋友,不知道该“先买后卖”还是“先卖后买”;
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底层逻辑的东西,这里不方便展开,但我会在闭门直播中去进行分享,有想要了解的朋友记得先扫码加到我微信,领取免费的闭门直播门票。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作者公众号
- 信号已经非常明显,房地产大变局来了!
TAG标签: 深圳博誉府楼盘 | 云珑府楼盘 | 星河星悦云邸楼盘 | 深圳招商雍云府楼盘 | 深圳鸿荣源尚云楼盘 | 壹湾府楼盘 | 深圳合正观澜汇楼盘 | 锦顺名居楼盘 | 保利招商龙誉楼盘 | 深圳和奕府楼盘 | 合正观澜汇楼盘 | 合正檀悦府楼盘 | 恒壹四季华府楼盘 | 和奕府楼盘 | 珑悦里楼盘 | 深圳保利招商龙誉楼盘 | 柏奕府楼盘 | 深圳锦顺名居楼盘 | 超核楼盘 | 鸿荣源尚云楼盘 | 深圳恒壹四季华府楼盘 | 深圳合正檀悦府楼盘 | 天湖岛楼盘 | 紫芸府楼盘 | 万科启城楼盘 | 龙岸君粼楼盘 | 深圳超核楼盘 | 深圳紫芸府楼盘 |